搜索

疫情防控动态
首页 > 专题专栏

科学感控,从手卫生开始

发布日期:2022-02-18 17:54:28
文章来源:感染管理科     作者:李耀福 张艳     编辑:宣传科     一审一校:宣传科     二审二校:宣传科     浏览量:11662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主要针对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大量资料显示,保持手卫生是有效预防控制病原体传播,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1/3的医院感染可通过严格的手卫生来得到有效控制,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需达到100%。如何正确进行七步洗手法?下面贵医三附院院长高鸿带领大家正确进行七步洗手操作。



        一、七步洗手法步骤:内、外、夹、弓、大、立、腕

        二、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指征

        1.下列情况医务人员应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前。

        (2)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3)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4)接触患者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

        2.下列情况应洗手: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2)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

        3.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4.下列情况时医务人员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